2016年5月31日,青岛华夏职教中心在信德楼五楼会议室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市教育局“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十三五’读书实践工程”和“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行动,更是我校教师丰富人文内涵和扎实教学基本功的精彩展示。
参赛选手们都是各教研组的诵读优胜者,个个实力满满,大家的精彩表演使得整个赛程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愿我笨拙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愿我劣质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净阳光。”孙里胜老师以高亢的声音和饱满的激情遥祭屈原,朗诵了《端午节的情思》,热情歌颂了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
张英慧老师朗诵了两首宋代大家的《元夕》词,一首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一首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优美的画面和声音和谐一致,相互生辉。那种佳节思念、寻人的情感意境悄然呈现在舞台上,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你像夜会渐渐丰满。”服装艺术组韩薇老师以她美妙的声音将余光中诗中对祖国的统一、对亲人的思念作出了精彩的诠释。
在中秋节的情思里,王慧老师朗诵的一首《母亲》,抒发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在中秋期盼团圆,祝福亲人的心情,表达了无数人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现实无法超越,只好把思念寄托在梦里: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叠的……
王翠老师的一首《回家》,荡气回肠,她说:“我忽然明白,无论走遍海角天涯,无论穿越寒冬酷夏,家,永远是我内心的牵绊;家,始终是我灵魂的灯塔。”质朴的话语牵动了在场的全体老师的情感神经。
“追思前贤,缅怀先烈,拂去碑前尘与土,一炷檀香聊寄情。”这是黄蔚老师在以优美的文辞吟诵《清明赋》,表达对先烈们的敬仰与追忆,对现实的无限珍惜和美好祝愿。
陈雷老师的《梦回中秋》,穿越千古,完美演绎出了游子思乡的拳拳之心和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他吟诵道:“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
邢星、姜仁初、许业伟、李小萌、毕玉洁等老师的朗诵亦各具特色,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作品的内涵,真情演绎出了对节日的深深情意。
“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全校广大师生亲近了经典,培养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充分展示了我校开展此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促进了教师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