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信息化建设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打造“智慧华夏”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学校紧紧围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青岛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行动计划》《青岛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应用指南》等文件精神,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融合。 风物长宜放眼量,正是扬帆万里时。为了加速打造“智慧华夏”校园,5月23日学校特邀东北财经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教学技术支持中心副主任王锦和东北财经大学教学技术支持中心软件研发部主任王涛,深入学校探讨智慧校园建设进程,精准把脉“智慧华夏”未来发展路径。校长王钰、副校长高萍萍、教务处主任田甜、副主任贾桂杰及信息化建设骨干教师参与研讨工作。 “智慧华夏”建设,规划应先行。在调研中,高萍萍向两位专家详细介绍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近年来学校积极落实智慧校园“六个工程”“三项举措”,强力打造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数字教学资源平台、交互服务运用平台等系统,构造能够满足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框架,实现各类应用软件高效集成和数据资源高度共享。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把握方向是智慧华夏建设的核心“底座”,同时两位专家就“智慧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教学如何变革进行深入交流。 “智慧华夏”发展,场景是关键。近年来,学校智慧校园项目总投资近千万元,全面架构学校信息化建设软硬件,打造出一批优质“智慧应用”场景,赋能学生职业成长。调研中两位专家走入学校智能实训室、智慧录播室、AI监控安防室、“云”机房、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动漫展厅、数字化校企合作中心等地,实地考察目前智慧校园场景建设情况。每到一处,两位专家驻足聆听场景介绍,随时与实习实训师生互动交流,有效了解学校智慧场景目前使用情况及场景效果。在交流中,专家指出,这些智慧场景是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设施”,有效打通、实现全场景衔接运用是未来“智慧华夏”建设的有效路径。 数字赋能助发展,智慧华夏谱新篇。本次调研所形成的成果,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破解“提质增效”难题提供了有效思路。相信在两位专家“精准把脉”的基础上,学校继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融合,真正发挥智慧校园的优势,探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教与学,必将高质量赋能学校信息化发展,助力学校打造“智慧华夏”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