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办学 > 财金集团
拓展思路,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作者:  转贴自:青岛财经学校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点击:2175

                                                               拓展思路,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几年国家、省市都对校企合作办学的有关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范。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也已经引起职教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校企合作更多地处于形式化、浅层次状态,仍未构建起稳定、长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如何促进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明确目标、加强调研、理清思路,努力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从内容、形式、设备、主体等方面,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联系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校企合作现状1.实现就业的订单培养模式。学校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2011年我校与蓝海酒店集团、海尔集团、中国富士电梯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蓝海班、海尔班、富士电梯班,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2.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工学交替模式。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施企业见习、包岗实习、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我校将长期合作企业作为开展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学交替模式,比如蓝海班学生实行1.5+1.5的学习模式,即1.5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实习1.5年,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认知性职业教育,每周3个晚上、周末时间、节假日安排学生去蓝海饭店见习,第三个学期安排到蓝海总部集中培训三个月,系统接受职业、工作技能训练,每学年实施轮换,实现理论教学和实习交替。海尔和富士电梯则是前一年半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通过合作,企业成为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为实习学生提供产品、设备、教师支持、市场等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惠互利。3.先进的基地培养模式。学校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互动,建设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2012年富士电梯公司投资20余万元为学校安装了一部教学实训电梯,按工厂要求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技能教室”,满足了实训室车间化、工厂化的实践教学,提高了该专业师生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优秀实习生的成长,更直接的满足了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4.基于人才培养的课程调整。在与富士电梯的合作中,学校大胆进行课程改革,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把来自经营管理第一线的最新指示、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传收给学生。同时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2012我们在原有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了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安装与维修、电梯规程、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等课程,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5.着眼服务社会的校企培训模式。校企合作对促进学生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年,我校与富士电梯成立了电梯培训学校,实行股份制,企业负责申办与电梯相关的上岗证等职业资格的培训、认证、颁发资格。学校负责提供培训场地和培训期间的管理,为本专业学生和在职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职前和职后培训。目前,各项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6.基于角色定位的文化渗透。为营造一种人文化、生态化、企业化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借助校企合作的有利时机,主动引入企业文化渗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适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早日使学生适用角色,融入企业。在蓝海班的管理中,企业加强学校教室环境建设,冠名班教室内推行企业化管理,从教室内环境布置、财产卫生的维护到物品的摆放,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统一,都要有标签、标识,人、事、物一一对应,做到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之成为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开展职业指导大课堂活动,将企业文化进校园纳入学校主题教育活动中,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有效地引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深化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把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迁移到感谢客户、顾客、消费者等,懂得回报社会,让利顾客。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职工文体活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早日实现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二、今后的思路
尽管我校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受到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以后的合作中,学校将在以下方面努力:1. 更新合作理念,不断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①学校应贯彻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思想,主动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沟通,争取广泛的支持,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使企业认识到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促使企业积极参与校企深度合作。 
②学校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原有的校办产业( 企业) 、校企股份合作等成功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
③学校应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主动配合企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专业建设,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2.拓宽合作领域,构建通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①学校应积极探索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应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素质要求融入到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对接。
②学校为促进专业建设,应将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努力实施订单培养、冠名招生、工学结合、职业教育集团等办学模式。
③实现校内教学场地企业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场地教学化,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基地,实现实习实训、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的“三位一体”; 校企双方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双方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成果共享,利用其生产现场,建设企业“教学化生产车间”。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二〇一二年六月

校企合作
财金集团
中外合作
联盟活动
联系站长 | 版权所有:青岛华夏职业学校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嘉善路48号
电话:0532-83713114 邮箱:qingdaohuaxia@163.com
备案证号:鲁ICP备05046697 鲁公网安备 37020302370865号